日前,冀中股份梧桐庄矿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巧施设计优化、找煤增量、调整衔接“三项策略”,通过优化设计182410下工作面和182405上工作面外延,利用最小掘进工程量,直接增加了17万吨可采储量,同时缓解了矿井衔接紧张局面。
怎样在缓解生产接替紧张局面上求突破?如何保障全年任务目标完成?“设计优化”是一项有力措施。
为此,他们重新调整衔接规划,成立由矿领导参与的工作小组,多次组织技术科、地测、防治水中心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分析。
“182410打钻放水、182405上外延核实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等一系列难题制约着设计方案。”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技术科副科长赵超超介绍,“通过对182405上分析地质资料、实施打钻探查、分析断层落差、绘制预想剖面图,超前谋划182410下工作面安装、掘进、回采工艺,实施优化布局,优化方案变得愈加清晰。”
梧桐庄矿182410下工作面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现有巷道布置,调整了推进方向,提前进行切眼扩帮作业,并利用中间巷进行安装工作,实现上巷掘进和工作面安装同步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圈定了7万吨储量,并准备在四季度进行回采。
设计优化小组成员安排测量组、技术组对182405上工作面每天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调研、跟班写实,及时修改完善优化方案,并在每日矿早会进行研究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最终决定掘进两条配巷220米,对外部煤层赋存较好的区域进行圈定,在182405上工作面实施旋转开采实现找煤增量10万吨。这一措施,不仅延长了工作面服务年限,缓解了衔接紧张局面,更补充了四季度回采煤量,有力地保障了全矿生产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