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与五金工会(IGMetall,德国及欧洲规模最大的行业工会)经过紧张的谈判,达成了1项到2030年的“重组集体协议”,旨在扭转当前的经营困局,为钢铁业务独立运行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该“重组集体协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产能布局与投资。通过集体谈判,双方已同意未来将钢铁产能由1150万吨降至870万~900万吨。在此基础上,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计划在下一财年初关闭9号高炉,同时待在建直接还原铁设备投产时拆除8号高炉。双方还同意进一步详细说明“电钢厂”的计划,波鸿厂的3号热轧带钢生产线也将于2026年初关闭。在投资方面,双方表示除了维持现有工厂和设备以及新建直接还原厂所需的资金外,他们还在投资建设连铸生产线,确保霍恩林堡厂所需窄板坯的供应。此外,双方还同意对电工钢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投资。这些调整将导致裁员1600人,将在2028—2029财年(2028年8月1日—2029年9月30日)结束前实施。二是提高运营效率。除了对产能布局进行调整外,双方还同意采取进一步提升效率的措施,以实现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未来更精简、更高效的运营目标。这些措施应在2027—2028财年(2027年8月1日—2028年9月30日)结束前实施,将影响约3700名员工。三是分拆或出售业务单元并减员。在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和提升效率减员的同时,双方已经同意了审查和实施“制造或购买”的办法。到2029—2030财年(2029年8月1日—2030年9月30日)底,该公司将有多达4000名员工执行外包政策,不包括已经完成出售的蒂森克虏伯西班牙公司(Galmed)和蒂森克虏伯印度公司电工钢生产厂,这2家公司共有约500名员工。总体来看,该公司到2030年削减员工数量约达11000人,员工总数从当前的26300人缩减至约16000人,其中生产部门到2029年约减员1600人,其他部门到2028年约减员3700人,合计约5300人。此外,双方还同意将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从最多34小时缩短至32.5小时;将非管理、非薪级员工的工作时间从41小时缩短到39小时;取消了全额假期津贴,并削减了圣诞奖金和周年纪念奖,紧急待命津贴也将减少至原来的一半。
该“重组集体协议”融合了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执行委员会于2024年11月份提出的“工业概念”,以及于2025年5月份与五金工会达成的原则性协议。与此同时,双方就“重组集体协议”的关键要素达成了谅解,包括利益调和及社会补偿计划,这些将在2025年9月底之前制订细则并最终确定方案。该“重组集体协议”的实施须经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和五金工会成员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