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行业动态
《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2-12-13

 

12月9日,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在广东湛江召开。这标志着《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启动,极致能效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要通过钢铁行业“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力争2023年末0.8亿吨~1亿吨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2024年末1.5亿吨~2亿吨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2025年末钢协会员单位3亿吨以上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自2021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能效水平明显提升;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的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则分别确立了炼铁、炼钢、铁合金的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其中,高炉工序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别为每吨361千克标准煤、435千克标准煤;转炉工序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别为每吨负30千克标准煤、负10千克标准煤等。

钢协以上述一系列文件为指导提出了《方案》。《方案》将按照“抓基础、谋突破、树标杆、搭平台、建标准、创机制、重自律、强监管”24字方针落实重点任务,强化系统观念,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发挥标杆示范作用,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严格监督管理,推进综合施策,加快节能降碳步伐,带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介绍,《方案》将通过三年时间,向行业提交三套清单(技术目录清单、技术能力清单、政策清单)、两个标准和一个数据治理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与实施路径。

会议同期发布了钢铁极致能效技术清单。该技术清单包括炼焦工序、烧结(球团)工序、高炉工序、转炉(电炉)工序、轧钢工序、能源公辅等方面共50项技术。会上还对钢企重点工序能效标杆对标指南团体标准进行了解读。

为更好推动《方案》实施,钢协组织开展了“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工作,经过企业申报、第一批次培育的钢企于12月1日完成,共收到21家钢企、超过1.8亿吨钢铁产能参与能效标杆培育的申请。会上,对第一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进行了授牌。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鞍钢集团总经理戴志浩,中国宝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侯安贵,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钢协党委副书记姜维,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指挥刘代德,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钢协副秘书长黄导和专务理事张永杰等业内专家、学者、钢企领导等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会并发言。黄导和中国宝武碳中和办公室副主任,能源环保部、科技创新部副部长马朝晖分别主持了上午、下午的会议。

何文波指出,极致能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的参与和支持。

一要深入推进节能技术工艺装备创新与改造升级,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是钢铁行业目前减碳的优先工作。此外,还要全面部署绿色低碳前沿共性技术创新,实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同时推进跨领域跨产业耦合提效升级,系统提升能效水平。钢铁行业要努力推动共性技术的协同研发、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绿色低碳进程目标更具体、更现实、更具经济性。

二要全面开展能效对标达标,钢铁行业应强化能效标杆引领,积极开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创建,并加强宣传推广,形成“比学赶超、积极降耗”的良好局面。

三要加强数据治理,打牢工作基础,要把“极致能效工程”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结合各项标准的修订完善,在“数据治理、数据立法、数据自信”上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四要完善技术清单、能力清单、政策清单三个清单。

何文波表示,在实施过程中,各钢企要把“极致能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制订行之有效的企业达标杆方案,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修订、标杆培育、技术协同研发推广、政策梳理建议等工作。